2019年 | 春风化雨,我心光明
本文荣获2019年广东省第九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高校组)二等奖
作者:韩天赐(岭南学院)
春风化雨,我心光明
从地下经济开始研究,在黑暗之处摸索光明。
以学为人师要求自己,把行为世范当做追求。
从黑暗里看向光明,他目光里流淌着对人的赤城与对学术的炽热,他的一言一行,润物无声。
走私、洗钱、黑市、资本外逃、地下经济,看到这一系列词汇,我们脑海中或许立即浮现诸如《反贪风暴》这样的电影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生活经验的积累使我们无法把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字眼和一位知名经济学家联系在一起。而与这些阴暗的字眼相关的地下经济,恰恰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夏南新教授的研究日常。
他,是一个在黑暗中求索,向光明出发的教书匠。
不管旁人冷眼笑,污泥不染妙莲花
谁发了疯,会去研究地下经济呢?
就算做了,有什么办法做出成果呢?
就算做出点成果,对社会有什么用呢?
夏南新做了,找到办法了,做出成果了,而且影响社会了!
他坚守“不做第一,只做唯一”的信条,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扎根在边缘学科里。是文弱书生,却不乏凌云志气,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始终坚持独立撰写论文著作;艰苦卓绝地开展地下经济研究,学术成果独领风骚。2015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地下经济实证研究”立项,在理论经济、应用经济两个一级学科中,夏南新是广东省唯一重点项目获得者。
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成果《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最终以题为《关于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形式,被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上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等领导以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有关机构参阅,所呈送的报告就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其实,夏南新教授在统计学上的造诣丝毫不亚于经济学。2015年9月,他独著的《统计学》,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二等奖,该比赛的获奖率仅为0.3182%。这本出自夏南新老师之手的教材,是该年度唯一获奖的统计学教材。
他的学术品格根植于对地下经济坚持不懈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他把所谓“边缘”的学问放在自己学术视野的中心,于黑暗之处找到光明的支点。于是,他的目光穿越黑暗,看向光明。
点破红梅枝头玉,吹开桃李叶中金
不过,他只承认自己是个教书匠。
120公里的路,他一走就是19年。2000年,中大珠海校区创办,夏南新老师就在此校区为本科生授课。自从国际金融学院第一届本科生2006级开始,夏南新老师一直给国际金融学院大三学生授课,期间没有间断过。连续19年坚持周周往返广珠连线,他不仅不嫌麻烦,还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他说:“学生说喜欢上我的课,我是最开心不过的,浑身都是劲儿。”
学生做科研的冲动往往就在一瞬,他总是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与鼓舞,他对学生的悉心呵护,从来没有缺席。10多年来,在全国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大赛以及中国大学生“智•商”商业技能大赛中,他都任劳任怨地评阅初赛论文,命名设置情景题,还作为评委出席中大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他几乎每年都被推举作决赛总点评,只要时间允许,都没有拒绝过学生活动的邀请。他认为,倘若老师都以自己很忙为理由而不参加学生活动,那么,以大一、大二为主力的活动参加者,可能会心灰意冷,从此对科研的冲动彻底眠灭。
送学生一程,是他不肯放下的牵挂。每年,他都要推荐100-200位岭南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国际旅游学院等学院学生申请留学,统计学背景的他,评价学生悟性高,容易得到国外招生委员会认可。他把推荐学生留学当作一项事业来做。通常,每位学生至少申请10所高校,这些高校都会要推荐人亲自提交推荐信。不管回家多晚,只要打开邮箱,他都是第一时间处理学生的申请留学邮件。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处理完学生申请留学邮件,他特地为每一位申请者建立文件夹,以保存申请者出国资料,即使姓名是粤语拼音,他也能够迅速找到该生文件夹。他的无私付出,为众多学子实现留学梦想保驾护航。
只有一件事他很严格,那就是独立的学术精神。夏南新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大师不可能是靠搭便车出来的。如果学生真的想要做学问,那么就应该从最初开始打消“搭便车”念头,长期坚持不懈,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品行。此外,他认为指导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不应该有在学生撰写的论文上添加自己的名字额外要求。如果老师身板足够正,就能给学生树立很好的标杆,影响学生们的言行。
这是作为教书匠的夏南新:以诚心育人、以匠心教书。学生比天大,这是他心中最灿烂的光明。不过,他的目光并未在此滞留。
正人须以正己心,待人常以待己事
有时,他又像一个操碎了心的老先生。
在晚辈面前,他少有说教,动人以行不以言。他坚持勤勉的学习,保持努力的状态,积极上进,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保持自己在学术上的高度,坚决抵制诱惑。另外,身体也是做学问的本钱,只有身心都保持健康,才能走得更远、更踏实。夏南新一直以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术上不仅继续沉心钻研,在生活中也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体格和精神状态。这也是他能够一直如此“劳苦”坚定下去的力量源泉。
关心同志,他从来都比对自己更贴心。自从担任岭南学院经济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以来,率先垂范,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年度评先和评优时,都大公无私地叮嘱支部党员:千万不要给我投票。任职以来,都是尽心尽责地开展支部党务工作。他经常联系走访师生党员、听取师生意见。2017年,支部一位老师作为新近引进的青年拔尖人才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调入岭南学院,他率先主动给予关心,询问其家庭安置和子女入托情况,并帮她交了两年的家庭网费。
夏南新教授简介:江西省南昌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特殊一线岗位人才。2000年6月,厦门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师承中国的斯通、“国民经济核算之父”钱伯海统计学大师。2014年,当选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2016年,当选广东省统计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答辩前评审专家,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专家。美国春田大学授予杰出访问学者。被“人大经济论坛”指定为“统计学”学科唯一学术带头人,在该论坛“人物专栏排行Top10”中名列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