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浪潮中的领航员
望穿青史之片页,但求科学之一隅
——教学新浪潮中的领航员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 郭牧语
当志留纪的海洋渐渐退却,总有第一棵草落地生根;当东方的朝阳冉冉升起,总有第一朵花盎然绽放;当寒冬的大雪蓦然消散,总有第一阵春风拂醒生灵;当无畏的舰队驶向星辰大海,总有第一批掌舵人坚毅航行。现今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如狂风骤雨般将时代向未来推进,在这前进的浪潮中,令人高山仰止的是在教育事业中不忘初心、向未来昂首阔步的教师们。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当今“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刚刚产生的知识传播模式,是新时代教育行业中闪耀着光芒的金光大道,是颠覆传统媒介突破桎梏的新兴教育利器。随着网络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慕课这种在线开放教学模式愈来愈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引来无数关注,带来无尽好处。人们在业余时间使用慕课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利用慕课自主学习课内知识,老师们将慕课与线下教学结合提高授课效率……慕课就像一个崭新且巨大的舞台,社会各界都可以在此上演各自的新时代剧本。
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这为我们带来无尽便利的慕课荧幕背后的正是数不清兢兢业业的教师和工作团队,他们不计成本地投入精力,竭尽所能地为互联网端的学生们提供最完美的课堂体验,全心全意地将自己领域内最专业的知识传递给社会。
张丹丹老师便是慕课课程建设者的其中一员。
去年五月,整个“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教研组在一片紧张的氛围和激动的情绪中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慕课的备课工作。“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教研组由由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和生态学院三个学院的老师组成,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针对核心通识课设计教学的教研组。
起初张丹丹老师和教研组的其他成员们对慕课的形式并不熟悉,因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依据慕课的特点重新研究和设立教学框架,将原本适用于线下面授课程的教学思维打破重建。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更是一个没有前辈和经验、要靠自己舍弃旧思维重新开辟的全新领域,而教研组并没有退却,而是勇敢前行,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框架搭建好后,张丹丹老师与教研组另外两位老师开始分配任务、撰写慕课脚本、收集课程素材、相互试听试讲,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授课内容、优化课堂幻灯片。
传统课堂当中,教学过程既有“教”,同时也伴随着“学”,老师和学生总是在互动,彼此传达信息;而如今的慕课却大不相同,老师们面对的不再是一双双求知求学的眼睛,而是没有生命纹丝不动的脚本,这种巨大的变化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一时间都很难适应。
“……起初录制慕课视频很生疏,没有了与同学们间的互动会不适应。录制完成后想要修改一些细节,补录后发现眼神又不统一……”张老师在小采访中真诚地讲述了当时工作遇到的难处。虽然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大量工作“付诸流水”,张老师和教研组也不愿敷衍了事,54个课程视频的每个细节都要仔细琢磨。在这种高度敬业的精神驱使下,经过7、8轮反复甚至略显枯燥的精心修改后,才迎来了正式录制。
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正式录制的过程略显轻松,很多细节的处理如今早已烂熟于心,录制效率也比前期备课阶段高了不少。如此辛勤的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正式录制的完成也给张老师减轻了不少压力,然而慕课的制作工作仍未走到终点。在教研组的反复讨论和优化下,课程视频像是穿上了“华丽的衣裳”一样,有了更为美观的版面、准确到位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提高视频可观性的字幕,数月余的工作才终于顺利完成。
由于2020年全世界都遭受新冠疫情肆虐,导致上半年学校工作几乎无法开展。《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这门慕课在疫情期间于五月一日正式上线,张老师和教研组夙兴夜寐披星戴月的工作成果终于问世,在这特殊时期扛起了学院教学任务的大旗,使学生们的课业进度不受影响顺利向前推进。转眼时间已经走过了2020年下半程,学校已经正常开学,《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慕课在线上也进行到了第二个学期,不少学生已经通过这门课程对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港澳地区的同学至今仍未能返校,他们在张老师的安排下,仍然以慕课的形式在家中井井有条地自主学习,并随时通过网络与老师联系探讨问题解答困惑。
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教师之仁,便是如此:继往而开来,以科研为归宿,以教学为使命,以终身奋斗为目标,以全心奉献为夙愿。与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一样,张老师执教以来一直沉心科研,热爱教学,不仅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还在学生中建立了亲切的形象;又与其他教师不同,张老师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工作经验,使她总是能够知晓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够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帮助迷茫的学生找到方向、激励松懈的学生提起干劲。
“虽然我只是这个行业中普通的一份子,但尽我所能地将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并且能在科研中留下一些能让后人参考借鉴的成果应是我的本分。”张老师谦虚地说。话虽如此,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敬佩的不正是这样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吗?在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最伟大的不正是这样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平凡”工作者吗?长城之宏伟在于每一块砖都无比坚固,黄河之壮丽在于每一滴河水都汹涌愤怒,中国之伟大在于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都坚守岗位。慕课的制作只是张老师教师生涯中最普通的一隅,但这份成果却给学校和学生带来无尽的收益,正如每一位教师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中普通的一员,但他们的劳动成果却将给中华民族带来伟大复兴。谢谢您,张老师!谢谢每一位像您一样努力建设祖国的老师和其他工作者们!